欢迎访问【书库网】word文档、范文大全!

三年级国学教学总结(国学经典教学总结)15篇

青竹范文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今天书库网范文小编为大家分享以下内容:

  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好好地做个梳理并写一份工作总结吧。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15篇(国学经典教学工作总结),供大家品鉴。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1

  第十三课 《幼学琼林》教案

  教学目标:交流《幼学琼林》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诵、爱上经典诵读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喜欢看书吗?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诗文有哪些呢?《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刚才我们提到的《幼学琼林》,你们知道吗?

二、介绍《幼学琼林》:

  师:首先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幼学琼林》:

三、汇报《幼学琼林》:

  师:我们读《幼学琼林》也有那么长时间了,下面我们通过闯关的形式来展示我们的所学。我们分为四个组,看我们那一个组的同学表现积极,能为自己的组争光。

1.第一关:我会讲故事

  规则:抽签决定每组所讲的故事,每组推选一名学生。 2.第二关:比一比,看谁反映快---《幼学琼林》接龙 规则:(1)由一个同学提问另同学接答。 (2)老师出题学生接答。

四、做游戏,加深印象。

  1.师:激烈的比赛后,我们休息一会,来做个游戏——跟我学。 请你跟我眨眨眼;

  请你跟我拍拍肩;

  请你跟我拍拍手;

  请你跟我来吟诵——《幼学琼林》,我们一边拍手一边读,好吗? 2.孩子们,古人读书还喜欢摇头晃脑读,谁来试一试?看着你们摇头晃脑的读,我想《幼学琼林》里告诉我们的道理也一定摇到你的小脑袋瓜里了吧。

五、小结:

  孩子们,这堂课大家觉得有趣吗?让这样的快乐永远伴随着我们,好吗?那就让我们爱上《幼学琼林》,爱上经典诵读吧!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2

  国学教学总结

  本学期选择《三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它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解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于是我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字典以及课外资料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时初步养成了做批注的好习惯,会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三字经》的学习,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经文诵读恰恰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遍、一篇篇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之乎者也,古训在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古人尚且学为先,精忠报国,孝当头。“香九龄,能温习,孝于亲,所当执”……现代人更应学之,在学生琅琅“读经”中,感受到的是人性的

  再现,人文精神的颂扬!

  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这是我校长期坚持发展的方向,这必会更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扬,以“经典”为教材,以“活动”为纽带,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们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3

  三年级国学教案

1、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2、子不学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2)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3) 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4、

三、总结。

3、昔仲尼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熟读三字经。

  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

  4 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三、总结。

4、师生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

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教具准备:

  幼学琼林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

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

四、总结。

5、花木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古诗文。

  教学难点:

  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总结

  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

四、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6、《三字经》

  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7、《增广贤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8、《弟子规》

  教学目的:

  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

  有余力,则学文

  复习内容:

  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1、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 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3、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

9、

  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 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4、总 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5、作业: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板书设计 《弟子规》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10、《弟子规》

  教学目的:

  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

  教学方法:

  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多媒体播放朗诵《弟子规》。

  教师解释: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好:喜欢 恶:厌恶 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联系实际让学生想象。请小朋友自己来讲家长喜欢自己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确的老师要帮助指正。

三、讲解: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不敢随便毁伤,即使是手臂上划一个口,父母都会担心的,何况大病父母会难过伤心的。现在社会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顺心的麻烦事,就要自杀,跳楼。没有替父母双亲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大,还没有报答父母,就要去死。父母会怎么样呢?身体有伤,只是让亲人为你担忧。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你要想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大,我们虽不能给他们更多的物资享受,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为我们伤心,为我们难过。为我们而感到羞愧!

四、针对班级丢钱的事重点教育。

五、朗读课文。

  请小朋友打开书,进行指读训练。从总序复习到这堂课的内容,每天争取边读边认,天长日久不但会背诵,而且也会认字。个别的字老师也可以写一写,加深印象。

六、小结:回家询问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不喜欢自己做什么?自己家的家教是什么?父母希望你长大做什么?

11、《随园诗话》

  教学目标:

1、学生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学生通过诵读、记背,读熟品味出道理,变成自己的东西。

3、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背诵这首诗是重点,难点是能够理解诗的意思,并翻译出译文。 突破措施:通过配乐的经典回放,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1、启发导入

  多媒体播放:随园诗话

  让学生反复听几遍后,开始朗读,可以分角色朗读。

2、出示译文

  让学生理解后开始背诵。

3、作者简介

4、教学反馈

  学生集体背诵,小组比赛。 板书设计: 随园诗话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 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着生疾瘤。

12、《王戎识李》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思考,不盲从,学会观察,理性的判断事情。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古文

  王戎识李 。多媒体播送。教师点拨,请同学们交流。

二、学生自读,教师讲解。

  1)诸:众,许多的意思。 2)尝:曾经的意思。 3)折:压弯的意思。

  4)竞走:争先恐后地朝前跑去。 5)人:过路人。

  6)之:代词,指王戎。 7)信然:果然如此的意思。

三、理清文章

  文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记叙了小儿王戎识李的故事,表现了他遇事不盲从,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四、教师小结

  我们应该学习王戎什么?

13、格言警句

  教学目的

  理解格言警句的意思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格言就是含有劝告意义的话;警句是语言简练而含义深刻的句子。以上都是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2.教师范读格言警句,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格言警句

4.师生共同讨论格言警句意义 重点解释:

  徒伤悲、精于勤、荒于嬉、光阴,不可轻。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

  A搜集你喜欢的一两条格言警句,和大家一起分享。 B把你喜欢的格言警句制作成一张自己喜欢的书签。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4

  教学工作总结

  李自民

  中华文明作为唯一流传下来的人类四大古文明,以其博大精深、底蕴十足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影响力已经不仅仅体现在东半球,世界发达国家也在吸取中国的传统智慧以求发展。国学,不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优秀中国人伟大心灵的体现。国学不是书斋里发霉的书本,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更不是竹简上难懂的文字,她更象是孟子说的混混原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用,我们要做的,是用心志去汲取这永不枯竭的甘泉。所以作为国学教师,不仅仅要教授课本知识,同时还应寻根溯源,增厚学生的人文修养,不断汲取国学精髓。

  本学期选择《三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它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解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于是我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

  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字典以及课外资料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时初步养成了做批注的好习惯,会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三字经》的学习,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经文诵读恰恰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遍、一篇篇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之乎者也,古训在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古人尚且学为先,精忠报国,孝当头。“香九龄,能温习,孝于亲,所当执”??现代人更应学之,在学生琅琅“读经”中,感受到的是人性的再现,人文精神的颂扬!

  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这是我校长期坚持发展的方向,这必会更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扬,以“经典”为教材,以“活动”为纽带,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们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2014-6-16

《三字经》教学反思

  李自民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相传是宋朝末大学问家王应麟编撰的,流传中后人又不断增补。《三字经》是我国古代传统蒙学教材中流传时间最长、最具代表的一种,它内容文笔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三字经》讲了许多历史故事和做人的道理。根据《三字经》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借助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以《三字经》内容为依据丰富学生的词语。比如,在教学“稻梁黍,麦菽稷。此五谷,人所食”时在学生结合已有经验理解句子后,我给学生讲关于粮食的故事,学习四首有关珍惜粮食的古诗警句,让学生明白珍惜粮食的道理。讲授“香九龄,能温习--------融七岁,能让梨”这一内容时引入故事“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学生自己查资料学习典故,学习兴趣浓厚,理解经文也容易多了。 校本课程国学经典的教育为学生开创了五彩的诵读天地,孩子们走进中华古典诗文,走进了与语文相关的课外读物,走进了体现具有自我个性的阅读世界。在教学《三字经》时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进行朗读训练,每节都采用多种方式去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学生在读中感受到诗句节奏美,韵律美。久而久之,融入了孩子的心灵深处。

  事实证明,经典诵读把学生带入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一遍、一篇篇的古典诗文诵读中感受到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

  远。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古人尚且学为先,精忠报国,孝当头“香九龄,能温席---”现代人更应学之,在学生朗诵读经中感受的是人性的再现,人文精神的颂扬。

  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是我们传承国学文化的方向,这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扬。

  2014-6-16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

  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西寺小学

  波

  国学,不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授课本知识,同时还应寻根溯源,增厚学生的人文修养,不断汲取国学精髓。弹指一挥间,我执教国学已一年了。一年间,我既深深地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甚感国学教学的艰难。回顾国学教育,总结如下:

  一, 让学生认识国学,让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

  一提起传统文化,绝大多数同学的认识是“之乎者也”之类,印象中是摇头晃脑的读背,感觉甚是枯燥乏味,没什么好学。所以老师要让他们重新认识国学,感受到国学的魅力。我跟他们谈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论述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告诉他们中国传统文化是其他文化体系不可比拟的。我们有八百年的周文明,我们有风、骚、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古典诗文,琴棋书画,有百科书之称的《三字经》,有为人处事的蒙学经典《弟子规》。我们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骨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责任,有“以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之乐而乐”的普世情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我们还有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有丰富的天文地理,工艺文艺,有辉煌灿烂的科学技术,古典诗文,琴棋书画……数不胜数。同学们听得很入神,并在我慷慨激昂的演讲中,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 备好课,让学生享受国学课

  学生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了,下一步我们就要备好课,上好课。上国学课,首先我们老师要懂国学。我们不可能都是博学的大儒,但是对于我们要上的那节课的内容,我们要研究透彻,尽量使我们的教学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问什么问题,我们都应该能对答如流,给学生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形象。就像有位老师说的:“我们也许只需讲40分钟,但准备这门课的时间却是你走过的整整20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三, 保障时间,落实诵读

  识记与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方法。小学高段的国学经典都是长篇累犊的文言文,教师应给予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放声诵读,达得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我利用每天晨读中的20分钟时间带领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诵读经典,如接读,分男女生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每周布置学生背诵指定的段落并落实检查。这样一期下来,少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到了篇篇能背;稍逊一筹者也能背其三分之二;大部分学生能熟读成诵。

  四,不足与困惑

  初涉这门学科,我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学方法上还欠灵活,在深入浅出上还欠火候,唯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取长补短。

2010-6-22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6

  国学经典蕴藏着我国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国学教育是中国人在向国际化迈进时提升自豪感、凝聚力,不放弃固有文化精髓的不竭动力。我校开展“与圣贤同行,与经典为伍”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一方面丰厚孩子们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年级选择《笠翁对韵》作为教材,通篇用韵、琅琅上口、行文流畅、内容丰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历史,从农业生产到发明创造,从做人做事到言谈举止,从宫墙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们一一道来。虽然这部经典创作的年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今天我们读它仍然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让我们既增长了知识,又明白了道理。

一、本学期国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注重朗读、熟读成诵的练习

  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诵读的技巧,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好平仄和诗的抑扬顿挫,有板有眼有感情地读,把诗词的韵味和慷慨激昂的感情激发出来。除了每周的一节国学课外,每天坚持课前2分钟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并开展竞赛,激发热情。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引导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新学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采取如抽背、师生背、接龙、诗配画、画配诗、诗文串联等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达到熟读成诵,增大积累量。

(二)注重钻研、活学活用教材

  国学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的,要取其精华舍之糟粕。教学的目标就是要“突出修身立志教育”,要教育青少年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用什么样的思想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从小就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钻研国学内容,收集相关的知识,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将要讲的内容深入浅出的传授与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使学生们非常愿意接受。

(三)注重实用、指导规范行为

  要把对国学的理解贯穿于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去,规范学生言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既注重国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又注重把学生在国学上的理解、感悟加以强化,引导、激发学生以此为目标,努力践行,使之向圣人、贤才看齐,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见到老师要问好、走路轻声慢不靠右行、刻苦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学生等等。

(四)注重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除了开展了每年一度的国学诵读小标兵评选活动外,还开展了“国学书法比赛”,并结合各种节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教师节”“国庆节”“九九重阳节”向学生进行爱国、尊师、敬老的教育。国学的浸润,让孩子们的言谈举止悄然发生了变化。每天清晨,当教师来到校园,迎面过来的同学都会立即站定,恭恭敬敬地向老师敬礼、问好,课间打逗现象明显减少,国学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讲文明知礼仪的习惯。

  我相信只要对国学教育持之以恒,不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利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这一黄金时期,用国学的经典教导天性善良的儿童,即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同时,为更好做好这项工作,今后工作也有一些设想。

二、今后工作设想

(一)认真实践,创新方法

与体育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将国学内容经改编成为体育游戏;也可以与音乐校本有机结合,既有特色,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在学中玩,玩中学。

(二)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家校合力

  通过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听教师经典教育课,让家长认识到孩子读经诵典可以了解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为孩子将来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假期 丰富实践

  利用寒暑假在师生中开展国学知识的学习,倡导广大中小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视节目和相关书籍,在全校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写一篇国学学习笔记”——包括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感悟的道理,通过网络、书籍和广播电视等形式学习“会讲一个美德故事”,“学习一个美德人物”,做到深入了解,并将在讲故事大赛中进行评比展示,“做一件美德实践活动”——组织“扶残助困”小分队开展定点扶助,开展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丰富假期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身内涵和修养。

2017

  年7月3日星期一 袁强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7

  2009-2010学年下学期《孝忠诚》教学工作总结

  中华文明作为唯一流传下来的人类四大古文明,以其博大精深、底蕴十足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影响力已经不仅仅体现在东半球,世界发达国家也在吸取中国的传统智慧以求发展。国学,不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优秀中国人伟大心灵的体现。国学不是书斋里发霉的书本,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更不是竹简上难懂的文字,她更象是孟子说的混混原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用,我们要做的,是用心志去汲取这永不枯竭的甘泉。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授课本知识,同时还应寻根溯源,增厚学生的人文修养,不断汲取国学精髓。

  本学期选择《三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它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解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于是我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

  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字典以及课外资料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时初步养成了做批注的好习惯,会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三字经》的学习,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经文诵读恰恰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遍、一篇篇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之乎者也,古训在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古人尚且学为先,精忠报国,孝当头。“香九龄,能温习,孝于亲,所当执”??现代人更应学之,在学生琅琅“读经”中,感受到的是人性的再现,人文精神的颂扬!

  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这是我校长期坚持发展的方向,这必会更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扬,以“经典”为教材,以“活动”为纽带,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们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2009-2010学年下学期 《孝忠诚》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 北集坡一中 罗启智

  2009-2010学年下学期 《孝忠诚》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 北集坡一中 丁茂荣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8

  八3班国学经典教学总结

通过国学经典教育,让孩子在青少儿时期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本学期,我在国学教学工作中有得有失,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身教胜于言传。

  要求孩子们做“仁义礼智信,勇勤俭廉洁”的君子,让每个孩子都能“积跬步,致千里”。作为教师用《国学经典》中的内容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学生做表率。教师须先行一步。只有教师比学生先学一步,多读一点、多背一点,懂鉴赏方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二、教学方面

1、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不求甚解。

  国学本身也存在着扬弃和继承再创新,赋予时代新内容的问题。对孩子们学习国学的要求应以“朗朗上口,不求甚解”。国学教育的时间可采取弹性制。如老师每天早自习前10分钟让学生诵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对对碰、同学接龙、师生接龙、男女对抗赛等形式进行诵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达到正心正身的教育目的。通过和古代圣贤对话,在经典里遨游,学生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触摸着文言的精彩。

2、国学教育须注入现代元素

  如何摆脱枯燥、晦涩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领略国学的精华?必须给1 国学教育注入现代元素。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伴有古乐,并辅以动画片演绎,既有古代寓言,也有外国故事,让孩子们在逼真的环境里追思古人,陶冶性情。

3、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方法进行辅助教学。 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故事、图片等,来帮助学生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生动性,如在教学《忠》时,在大屏幕上播放《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教育学生报效祖国就是忠。在教《孝》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汉文帝侍母的故事”引导同学们明白,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在父母面前你都是儿女,你必须无条件的孝敬他们。

4、课堂教学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在每节课教学内容的讲解后,都设计一个师生自由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联系学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认识前人,让学生学会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弟子规》的内容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联系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古圣贤的身上找到今天行为准则的影子,让学生明白与圣贤结朋友一样可以修身正德,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达成,与新的教育理念相适应。

5、坚持不懈的检查诵读背诵。

  各班设立《国学经典》小助手,每组选一名代表做教师的助手。利用去食堂吃饭的20分钟组织全体同学朗读《国学经典》,平时检查同学2 们学习掌握《国学经典》的情况,这几名小助手工作认真负责,对教学效果的达成起到推动作用。

三、教学效果显著。

《国学经典》的教学效果已经在同学们身上显现。我们发现了学生们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教室干净了,无论何时学生们总是用双手送给老师作业,主动向老师问好的学生多了……学生懂得了努力学习,许多学生家长反映孩子变得孝顺了、懂事了,主动为家长铺被子。周

六、周日帮家长干些家务活,家长看了心里也很欣慰。孩子对父母的孝顺与尊重深深地影响了家长、感动了家长。家长一致赞扬学校国学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得好,非常有必要。

  总之,国学进校园活动意义深远。学生们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修养起了很大作用。作为教师,也在教学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曾宪伟 3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9

  长沙县金鹰小学——让每个孩子从这里走向成功

  2016年上学期三年级国学社团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成立了国学经典诵读社团,认真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我们转变观念,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做了一些具体的如下工作:

一、树立统一诵读目标

  年级组成立了国学诵读活动工作小组,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每一个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开展诵读活动;保证每一个班有专用的国学诵读时间;保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诵读读本;保证每学期开展一至二次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二、将课程渗透孩子心中

  为了让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的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我们把经典文化作为年级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社团进行文化浸润。在社团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心理教育,通过德育课程、班级个性化评价等途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本学期,我们将国学经典诵读引进课堂形成社团,引入学生学习生活每周星期四下午开设专门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结合《诵读》读本开展活动。

三、将课程融入教师教学中

  国学诵读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长沙县金鹰小学——让每个孩子从这里走向成功

  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前三分钟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营建孩子们与经典对话的环境,随时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同时,还把经典诵读与每周的社团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社团活动来激励孩子们积累祖国文化的精髓,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而在经典诵读及社团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开展古诗文诵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经典的质量。

  教然后之不足,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面临一些问题:

一、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亟需提高。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必要的教学任务,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

二、关注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既然国学经典诵读已经作为课程,那么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就应该伴随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加强国学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的提炼,经验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活动。

  总之 ,任重而道远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10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传统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学生存在不足

  学生对国学课的认识不重视,不知道国学课的文化含义,老师在讲解时学生只能简单的朗读做不到真正的认识国学课的气质涵养。

三、教师成长方面

  本学期开展的国学课让我在经典诵读,和学生互动中提升个人的文化涵养,气质涵养,为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养成,文化基础做出贡献。

四、教师存在不足

  上好国学课首先是教师的基本功不扎实,本身对国学课的认识不到位,对国学课的了解不到位,以及一些诗文的吟诵不规范。

五、工作改进措施

  今后的国学课我要加强自我改进,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多自我学习经典国学,相信随着我校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我会脚踏实地一点一点的成长 ,为了学生的道德观念的成长,文化的基础作出贡献。

  四(9)班杨倩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我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已经有一个学期了,一路走来,我和学生们一起欣赏经典诗文的无穷魅力,共同感受诵读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个方便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语言不断得到积累,提高了学生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生存在不足

  由于是第一个学期接受国学方面的教育,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国学的内容不能够深刻的理解,所以出现了一知半解的现象。老师的对国学的教学方面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国学主要采用了诵读的形式,学生受思维的局限性,只是一味的诵读,虽然序言背诵的会背了,但具体的含义和意思却没有正确的深刻的理解。所以这个方面还应该加强。

三、教师成长方面

  提高自身的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一方面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了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我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学习是一个长久的工作,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国学经典里的知识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

四、教师存在不足

  由于是刚刚接触国学的教材,缺乏经验,。比如:上课时语言不精练,上下连贯有些罗嗦、反复;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安排过多,学生来不及消化。

五、工作改进措施

  首先需要老师不断地学习,利用时间进行研究。把国学内容吃透,领着学生继续前进。提高课堂效率,讲究科学方法。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10)班

  薛艳敏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传统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学生存在不足 因为是刚刚接触这个方面的东西,学生对国学课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很好地去享受国学课堂。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无视和不尊重经典文化的行为。

三、教师成长方面

  作为老师,重读经典,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对经典再次有了崇敬之情。

  同时,也明白了如何上一节国学课,明白了经典文化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四、教师存在不足

  初涉这门学科,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学方法上还欠灵活,在深入浅出上还欠火候,唯愿在今后的教学上能够取长补短。

五、工作改进措施

1.要重视经典诵读教学,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基础上,把经典诵读工作做实、做细。实实在在的上足经典诵读课程,再也不会为了其他科目的教学而占用经典诵读课时。

2.可以在展示形式上再下功夫,如可以从一幅画引出一首诗或一个成语,再从诗或成语中的一个字引出一首诗或一个成语等。在今后的展示中要有师生互动,教师参与展示。

3.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背诵的量上可以分常量和变量,如每周按常量布置学生背诵必背的内容外,再给那些有余力的学生安排一些课外收集到的古诗词等背诵,使他们能够多得一些。

4.注意保护学生的背诵兴趣,因为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学生对诵读感兴趣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可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合作、学生间结对子等多种形式促进经典诵读工作的开展。

  四(11)班 陈文洁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1.学生会吟诵,会歌诀体诵读。

2.能从学习国学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并付出行动。

二、学生存在不足

  对于歌诀体诵读,学生有时还是把握不准节奏,不知道什么是虚词,必须要提醒才能读准平仄声。

三、教师成长方面

  刚开始接触国学,总是把握不准诵读的节奏,对国学课堂教学的“三环六步”也总是拿捏不准,经过一学期的国学教学,现在对于国学教学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也能从中感悟一些人生道理。

四、教师存在不足

1.由于教学时间不充足,对于国学教学的研究不是很深入。

2.教学中有时会过于心急,对于孩子们诵读时节奏不对,有时也对耐不下心指导。

五、工作改进措施

1.利用课余时间对国学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研究、备课。 2.多听一些关于国学诵读的吟诵,自己也要多加练习。 3.上课时方法要新颖,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4.查找一些辅导孩子们诵读的资料,课堂上静下心辅导孩子们诵读。 5.自己也要多学习,多读一些国学经典,提高自身能力的修养。

  四(12)班 刘梦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1.学生对国学课的学习在一步一步的重视,国学知识又有了新认识。 2.对国学的各种吟诵方法通过老师的传授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 3.通过不同的视频资料使孩子们对古文产生了很大兴趣,使在对古文的学习的同时,又能学到其中所蕴藏的大道理。

二、学生存在不足

1.学生对于国学课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文章里面的字词义不容易理解,造成学习的时候比较困难。

2.对于内容的学习学生有时候学起来会一知半解,学生理解不透文章里蕴藏的道理。只能熟读,而达不到致用的效果。

三、教师成长方面

1.通过国学课的学习使自身的文学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

2.只有老师掌握的知识深才能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使自己的国学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各种吟诵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教师存在不足

  由于以前没有开展国学课,这方面的经验缺少,对学生的引领启发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五、工作改进措施

  对于国学知识比较缺乏,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平时上课多搜集资料,多下载一些视频辅助教学,让国学课生动有趣,真正的让学生学到知。

  四(13)班 李楠楠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这学期学生刚刚接触国学课,孩子们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的情趣。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一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熟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二、学生存在不足

  由于国学经典多年代久远,特别是一些作品语言高古,艰涩难懂,造成一些学生对国学兴趣不足,甚至出现畏难情绪。

三、教师成长方面

  经过这学期的国学课,我对国学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四、教师存在不足

  国学课是一个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在上课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者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看到。在学习提高中,良好的道德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要高度统一。

五、工作改进措施

1.在课堂中要多样化诵读形式,奖励机制要运用到位。

2.运用新型检测手法——情景演练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3.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学生目标上可以分常量和变量。

  四(14)班 陈杉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本学期学生第一次接触国学课,自从孩子们接触了国学教育之后,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规范着他们的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近年来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冲击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走进校园,使学生在经典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学生存在不足

  学生刚开始接触国学的时候有一种新鲜感,但是这种新鲜感一过之后就认为学国学是一种负担,得背诵还得默写。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厌学的情绪,国学教育就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在吟诵方面,学生一开始接触比较难教学生觉得很好笑,颠覆了以前对课堂的理解,都怀着一颗玩的心去学习国学。

三、教师成长方面

  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经典国学的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同学也影响着教师,使教师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思考当下教育学生最缺失的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丛林中漫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

四、教师存在不足

  学校有专门的国学校本教材,但是由于对国学教材的不熟悉,在开设国学课的时候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并不是按照学校给的教材一课一课的进行教学的。这种随意性、零散性地实施国学教育的方式缺乏课程意识,也很难让学生形成传统的价值观念。对国学的整体认识以及国学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致使国学课堂存在很多的问题。

五、工作改进措施

1.重视国学教材的选择,选择适合本年级段的教材,适合学生认知与接受能力的经典诗词已经《论语》、《中庸》等。

2.在上每一节国学课之前都应该备好课。

  四(15)班 徐静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1.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诵读水平大面积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

二、学生存在不足

  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达不到熟读成诵。

三、教师成长方面

  教师要教得好,让学生学得好,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次次的教学中,一次次的学习中,对于国学都有了新的认识。教授国学的同时自身的道德情操也在不断提高,对待文学以及国学知识有了更大的兴趣与喜爱。

四、教师存在不足

  自身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仍需提高。

五、工作改进措施

  今后的国学教学中还需更加努力,进一步加大力度,有针对性的开展国学课程,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爱上国学并达到学以致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16)班 龚绿平 2018年1月9日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11

  三年级《国学》第六级教学设计

  三年级《国学》第六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确古语是讲什么的。

2.正确朗读《千字文》(节选六),初步了解文字所蕴含的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了解古文的来历,读、背古文。

4.读古谜故事《吟诗出谜收学生》,知道故事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朗读古语、古文,借助注解,了解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听、读故事,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要了解自己,了解敌人,这样才能百战百胜。

2.使学生了解算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古训。

2.复习古语。

3.复习古文。背诵《千字文》

4.复习古联。

  二学习新知

(一)古语

1.出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指名读,再指名读注解,学生思考:这句古语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读,学生交流:这句古语讲了什么?

3.学生自由背诵古语,教师考查。

4.师:古语告诉我们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这样才能百战百胜。

5.学生听《开原之战》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回答。

(二)《千字文》(节选六)

1.出示内容,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纠正字音。

4.同桌互读互听,再齐读。

5.教师讲解意思。

6.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指名背。

(三)古谜

1.指名读“《吟诗出谜收学生》”的故事。

2.你知道是什么吗?

(四)国粹天地

1.学生自读课文,读完交流。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知行乐园

  知:

  行:

( 37页)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12

  煌固镇小学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国学,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学校作为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载体,在引导和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学为学生发展奠基、让我们终身受用。我们要做的,是用心去汲取这永不枯竭的甘泉,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寻民族精神的根,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这一学期,我们学校根据上饶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把国学教学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积极地开展,现小结如下:

一、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充分的准备。

1、成立国学教研小组,确定好教研组长、组员,使教学活动、教研活动能有序地进行。

2、以国学经典教学作为本学年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科目,一至六年级每周每班一节,确保有充足的教学时间。

3、安排文化素养较好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作为任课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二、以丰富的活动调动了老师教学经典、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

1、学期初学校大力宣传国学经典研读活动的目的意义、实施目标和方案以及措施步骤,使研读活动深入师生心中。

2、十月份,学校成功开展了金秋师生经典诵读会,全镇师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使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同时丰富了老师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3、十一月份,学校开展了全镇教师国学讲坛活动,各位国学教师踊跃参与,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经评比,选送了葛江红老师作为县国学讲坛老师获选人。

4、十二月份,学校进行国学优秀教案的评比活动,并选送王水金老师参加国学优质课比赛。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

  尽管学校国学工作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老师参与国学活动的热情不高,国学经典的学习还得不到部分学生尤其是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学生虽然学习了经典中的道理,但生活中的某些行为还是没有改变,没有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使国学工作向着“传播国学知识,构建书香校园”的目标努力奋进。

  元月十九日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13

  国学经典作文三年级

  关于国学经典作文

  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作文三年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国学经典作文三年级【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早心,报得三春晖。

  读完这首诗,我有很多感触,或许,大家认为母亲为儿女操劳是应该的,确实,世界上最无私最温暖的莫过于母爱!但是,大家发现了吗?母亲为我们操劳时,皱纹已悄悄爬上了她的脸颊,那乌丝般的黑发以快被那白发慢慢取代,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永远无限的,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是永远无法报答的。

  母亲,一个神圣的名字;母亲,一个光荣的称呼;当母亲为你精心准备饭菜,为一家人默默奉献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对母亲充满深深的感激之情,当你生病了,是不是母亲第一个把你送到医院,可母亲生病了呢?她是一推再推,一个劲儿的说:“没事没事,一会儿就好了??”难道真的没事吗?不!母亲只是不想让你担心罢了,她害怕你担心她自己,会影响学习。

  当母亲责备你时,你会心中不满吗?会认为她管得太多吗?不!她是在爱你!没有一个母亲愿意责备自己的孩子。

  就算是在责备你,但她的心会比你更难受,多关心关心自己的母亲吧!不要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哪怕是帮她洗洗碗也好!

  亲爱的母亲,用任何词语也形容不了你对她的爱!

  国学经典作文三年级【2】

  国学,是那寒冷冬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国学,是那炎热夏日里一缕凉爽的清风;国学,是那醇美的香茗,令人回味无穷;国学,是那神圣的阶梯,引领人们攀登至高无上的宝座。

《国学经典》里一句句简短深刻的诗句,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有一次语文测试,妈妈叫我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好好地复习复习,我不耐烦的答应了,可我拿着书本翻了几页,趁妈妈在客厅做家务,就开始玩那些小玩意,一会折纸,一会儿给布娃娃穿衣,根本没认真地复习。

  1 / 7

  第二天,我拿着卷子就有好几个生字不会写,词语不会组。

  这时我想起了《国学经典》里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现在才明白,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去温习和练习,温习学过的知识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也让我深深体会

  到一个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有一次,我玩电脑,当时我向妈妈保证只玩半小时。

  可是,当我坐在电脑跟前玩着精彩刺激的游戏时,早就把时间与诺言抛到了九霄云外。

  已经超时了。

  妈妈提醒我。

  我随口答应道:马上。

  一动不动的在电脑跟前津津有味地玩着游戏。

  啪的一声,妈妈把电脑电源关了,生气地说:下次不能再玩了。

  你背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哪里去了。

  这时我才明白一个人一旦许诺,就一定要做到信守承诺,这样不仅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还能使自己内心获得快乐。

  我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也是我最大的缺点,遇到问题不去动脑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让我明白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经过大脑的思考。

  如果凡事不动脑筋,就成了一个木头人。

  所以,我在一天一天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学会了善思,精思,学会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国学经典》让我收获人生智慧,踏上绚丽多姿的人生之旅。

  国学经典作文三年级【3】

  我爱国学经典,我现在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国学经典,从一年级起,陪伴我到现在,我快乐的学会好多有关历史的知识,我非常喜欢国学经典。

  刚进入小学时,《一本国学经典读。》就让我惊呆了,因为我看到了许多历史性的学习,比如:古诗、辞??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不光有语文、数学、英语等等,还有一本小学历史学习的书加入小学漫长的文化行列里,因为我比较喜欢历史,所以也喜欢了这门科目。

  二年级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参加了学校的国学经典的队伍,刚开始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常常的稿子,让我们一中午背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虽然我觉得一中午时间太少,可能连几段都背不上,又想了想,如果参加比赛,这是为学校争光,荣誉大啊,所以,我一咬牙,把它背下来了虽然背的不算很熟但我心里感觉一阵轻松,下午到了学校,老师看我们

  2 / 7 背完后,连声叫好,说这次比赛一定能拿第一。

  我喜欢国学经典,我更喜欢读、背和抄写《国经典》,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样去喜欢它--《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作文三年级【4】

  自从接触了国学经典,我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我常常不听妈妈的话,惹妈妈生气。

  但是,学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了平时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我还知道了做哥哥姐姐的,要疼爱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敬哥哥姐姐。

  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处,父母也就快乐轻松了。

  在这姊妹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瞧,我懂得东西还不少吧!不光是《弟子规》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论语》也不例外。

  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学了知识以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恨,这不就是君子吗?我不光读懂了这些,我还读懂了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看,我读懂的东西还不少吧!这都是国学经典帮助了我。

  国学经典作文三年级【5】

  记得小时候,爷爷就常常教我背《三字经》、古诗宋词等,但那些深奥的意思我总是不太清楚,直到老师给我看了《国学经典》这本书后,我对国学才有了更深的体会。

《国学经典》里的内容使我受益匪浅,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如“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讲的是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在寒冷的冬天里帮父亲暖被窝的事。

  他这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这种孝心让我感动,想想现在的我们又有几个能做到孝敬父母呢?每天父母下班回来,我们有给父母倒过一杯水吗?有帮他们捶过背吗?都没有。

  父母上班那么辛苦,我们更应该要孝敬他们,这样才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又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行的。

  是啊,如果不守信,别人就不会尊重你,信任你。

  我就遭遇过不守信的事,那是一个星期天,好友林冰说好来我家玩,可我在家等了一个早上都不见她的踪影。

  第二天她才跟我说她伯伯带她去玩,所以才没来,我听后只是冷冷地应了声

  3 / 7 “哦”。

  从此以后,我就不信任她了。

  所以说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没有能力做到的事就不要轻易答应,答应了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地去做,不能失信于人。

  再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不仅能让我了解许多历史名人故事,还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就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成长吧!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4 / 7

  5 / 7

  6 / 7

  7 / 7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14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五(1)班国学教学总结

  杨冠文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们五年级国学课学习的内容是《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词卷)》,大部分学生早就对其中的一些古诗词非常熟悉,大部分学生随口就能背诵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为了今后更好的进行国学诵读教学,促进师生共同的成长。下面就把自己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做好诵读计划,精心备课。根据学校的要求,首先结合本学期语文教材古诗词的内容和作者,我们对《古诗词必背》中的内容按照写景、状物、言志、抒情进行了精心的筛选。课前我认真备课,不仅要了解诗句的出处及时代背景,还要了解作者出生年代和作品的表达风格,并对作者的系列组诗进行整理以便推荐给学生积累摘录。

二、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国学课,在课上营造轻松地学习氛围,以学生诵读为主,以老师的讲解为辅,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齐读、领读、自由对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员参与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通过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自悟和同学间的交流互动中品味诗文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仅凭课上的40分钟部分学生是背诵不下来的,为了减轻学生的诵读负担,所以每天的早读都会利用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带领同学背诵所学诗词,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古诗词接龙比赛,这样诵读的时间有了保证,也培养了学生良好诵读习惯

三、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诵读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诵读古诗词中获得益处,在班级中不仅引导学生学会摘录经典诗句,把国学知识融于各个学科的学习中,不仅激发了学习诵读诗词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国学诵读课程以一门新课程,对于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不仅使学生在背诵大量的古诗文中实现“量”的积累,还要引导学生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并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年级国学教学工作总结共15

  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国学,不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所以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教授课本知识,同时还应寻根溯源,增厚学生的人文修养,不断汲取国学精髓。回顾国学教育,总结如下:

一、让学生认识国学,让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

  一提起传统文化,绝大多数同学的认识是“之乎者也”之类,印象中是摇头晃脑的读背,感觉甚是枯燥乏味,没什么好学。所以老师要让他们重新认识国学,感受到国学的魅力。我跟他们谈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论述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告诉他们中国传统文化是其他文化体系不可比拟的。我们还有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有丰富的天文地理,工艺文艺,有辉煌灿烂的科学技术,古典诗文,琴棋书画……数不胜数。同学们听得很入神,并在我慷慨激昂的演讲中,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备好课,让学生享受国学课

  学生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了,下一步我们就要备好课,上好课。上国学课,首先我们老师要懂国学。我们不可能都是博学的大儒,但是对于我们要上的那节课的内容,我们要研究透彻,尽量使我们的教学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问什么问题,我们都应该能对答如流,给学生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形象。就像有位老师说的:“我们也许只需讲40分钟,但准备这门课的时间却是你走过的整整20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三、保障时间,落实诵读 识记与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诵读经典,本学期我主要给学生介绍了我国丰富的诗词文化,给学生们抄写了一些优秀的诗词并且向学生们介绍作者的生平了诗词的意境,经过学习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大大的增加了。

四、不足

  初涉这门学科,我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学方法上还欠灵活,在深入浅出上还欠火候,唯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取长补短。

书库网(book.sxtgedu.net)范文大全提供学习参考资料、教材、工作总结、活动总结、实习总结、工作计划、活动计划、合同、求职信、策划书、申请书、协议书、演讲稿、发言稿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